早稻培训网
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

东莞市东莞中学

 二维码 33
发表时间:2024-06-14 09:58

//学校介绍

        东莞市东莞中学创建于1902年,最初名为东莞学堂,后多次易名,1950年改名为东莞中学。一百多年来,学校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爱国将领蒋光鼐、学者容庚、工程院院士毛炳权和何镜堂、新浪网首任总裁王志东等均毕业于东莞中学。历经几代人传承与创新,东莞中学已经成为一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百年老校。

       学校地处东莞市莞城街道,高中校区位于东正路,现有57个教学班。初中校区位于新风路,现有24个教学班,未来将达到48个教学班。东莞中学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3年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2007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和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学校教学质量优异,高考成绩一直名列全省前茅,大批优秀学子被国内外**高校录取。2021年,东莞中学作为广东省仅有的9间高中学校之一,被北京大学授予全国首批博雅人才共育基地。
       近年来,学校还先后被评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首批省级示范校”“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校”“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基地”“广东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基地”“广东省首批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养对象”等多项称号。学校积极发挥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先后创办东莞中学初中部、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托管东莞市南城中学,这些学校均已成为优质品牌学校。


//特色优势

        学校坚持"自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激励师生将自己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相结合,师生共度生命历程。学校形成了"教育生态平衡"的办学特色,用生态平衡的观点理解、认识教育。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形成自主、和谐、民主、高效的学校管理。学校构建有从初一到高三不同层级学生的课程阶梯,不同门类的丰富的高品质多元生态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家国情怀,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品格的人”。学校坚持文化立校,发挥历史积淀深厚的优势,利用丰富的校友资源,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对学生熏染陶冶。
        2022年,东莞中学迎来120周年校庆,并于11月25日隆重发布了东莞中学高质量发展“1+1+8”行动计划,从党的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师资、“三生”德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迭代、品质课堂、体育素养提升、技术赋能、评价增效等10个方面擘画学校发展大计。百廿莞中,将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华章。
        在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学校创新性地开设高水平数理班“镜堂班”和高水平人文班“容庚班”,集合校内外优秀教育资源,以三年贯通的培养模式,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镜堂班”“容庚班”学生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报考提前批高水平数理班、高水平人文班,以及高水平信息学编程自主招生并被录取的学生;二是新高一录取学生注册后参加“镜堂班”“容庚班”入班遴选且通过遴选的学生;三是高一入学后学业成绩优异,达到申请入班条件,自愿申请后审批通过的学生。


//师资管理

        东莞中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化研、训、教一体的教师培训计划,建立以教坛新秀、学科骨干、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为层级的“六级”优秀教师梯队构架,促进教育高端人才培养与发展。目前有正高级教师4人,省特级教师2人,省校长工作室主持人2人,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3人,省教育家培养对象1人,市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人,市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1人,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1人,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1人次,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2人次,市学科带头人55人次,市教学能手70人次,还为东莞基础教育输送了30多名正副校长。


//报读指南

        招生计划:高一年级招收1080人,其中本市户籍1050人,随迁子女30人。
        招生对象:面向全市招收具有东莞户籍的初中毕业生和符合政策性照顾条件享受本市户籍同等待遇的非本市户籍初中应届毕业生,以及符合我市报考普通高中资格认定条件的随迁子女。


//招生对象

面向全市招收具有东莞户籍的初中毕业生和符合政策性照顾条件享受本市户籍同等待遇的非本市户籍初中应届毕业生,以及符合我市报考普通高中资格认定条件的随迁子女。
招生人数及范围
招生计划:高一年级招收1080人,其中本市户籍1050人,随迁子女30人。
收费标准
学费、住宿费和学生服装费按上级有关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收取
交通指引
高中校区:广东省东莞市莞城街道东正路62号(导航搜索东莞中学北区)   
初中校区:广东省东莞市莞城街道新风路129号(导航搜索东莞中学初中校区)

0769-22119828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声明:本网(www.zdpx168.com早稻培训网)所刊载的所有信息,包括文字、图片、软件、声音、相片、录相、图表,广告、商业信息及电子邮件的全部内容,除特别标明之外,版权归早稻培训网所有。未经本网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作全部或局部复制、转载、引用,再造或创造与该内容有关的任何派生产品,否则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整理或转载稿,本网转载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按作者意愿予以更正。